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寻因之旅
2018-06-03  0评论  1684浏览
   死亡率的排名则为女性癌症的第四位,死亡人数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4%。子宫内膜癌,又称为子宫体癌,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,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%,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%~30%,其高发年龄为58~61岁,80%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,平均年龄60岁左右。
    一、宫颈癌
  宫颈癌是子宫颈上皮细胞恶变,开始是宫颈上皮内的细胞异常增生,部分细胞继续增生恶变发展成宫颈原位癌,未早期发现继续发展为早期浸润癌———浸润癌。近年来宫颈癌在年轻女性中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。
  引发宫颈癌的因素,经过国内外大量病例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:
  1、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(HPV)国内外大量资料显示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。HPV病毒感染会引起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。轻度增生CINⅠ级,中度异常增生CINⅡ级,重度异常增生CINⅢ级(相当于原位癌)。
  2、性行为混乱初次性交年龄≤16岁,发病的危险性是20岁以上妇女的5倍以上。密切相关因素还有多个性伴侣。若男性性伴侣多,生殖器容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。(HPV)如果感染HPV,配偶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。
  3、其他因素有月经期、产褥期卫生、吸烟、不良卫生习惯等,都是致癌的危险因素。
  宫颈癌的治疗宫颈癌是妇科肿瘤预后较好的一种恶性肿瘤,尤其是早期治疗。早期可手术,中期可放射治疗 手术切除,晚期可放射治疗或化疗。近年来还有辅助新化疗、中医中药化疗、免疫治疗等。有的患者拒绝治疗当然预后很差。
  在此提醒大家,因宫颈癌与性行为及HPV有密切的关系,所以公共浴池、公用坐便器等,少去少用,多注意卫生,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。有阴道分泌物增多,有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。
  二、子宫内膜癌
  子宫内膜癌(宫体癌)是子宫内膜细胞或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增生恶变。子宫内膜癌最早期是在子宫内膜层,可向子宫肌层浸润,如浸及浅肌层、中肌层及深肌层。根据浸润肌层的深度,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。
  宫体癌的发病因素
  1、宫体癌的发生均与体内雌激素有关体内的雌激素有内源性及外源性。内源性主要是卵巢分泌,绝经后由体内脂肪转化为雌二醇。体外的是指服用雌激素药物及含大量激素的营养品。三苯氧胺含有极少量雌激素,服用二年以上要注意体内雌激素蓄增,增加后会刺激宫内膜增生。
  2、体质因素妇女具有肥胖 糖尿病 高血压或不孕,均为发病的高危人群,伴有子宫出血等,这些症状可能与遗传或垂体功能异常有关。
  3、内分泌紊乱如功能性子宫出血、不育、子宫内膜息肉及习惯性流产、乳房有重度囊性变等。
  4、营养西方营养值得重视,高脂肪(奶油、冰淇淋等),引起肥胖。因脂肪会有储存雌激素的功能,刺激宫内膜增生,过多食用含有雌激素的食品、营养品等均不适宜。
  宫体癌的治疗:主要以手术为主,根据临床诊断分析,制定治疗方案。有手术、放疗 手术、化疗 手术或放疗加电医药治疗。
  有关预后问题: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是身体内某个器官一个细胞突变,迅速倍增(原因不十分清楚)。突变后变成癌细胞。这过程要若干年一个细胞经过30代的倍增变成一个1g重的实质性肿瘤,就含有癌细胞数10。肿瘤越大细胞数越多,治疗越困难,预后差,所以要早发现,早治疗。第一次手术要尽量切除肿瘤,那么预后就好。

要回复讨论请先登录注册